圖文提供:ZZ Media 最傳媒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南宋 杜耒
晚唐司空圖講“超以像外,得其寰中”,簡雅疏闊的宋式美學大約是對其最好的映照之一。作為淮揚菜代表餐廳,去年年底摘得米其林一星的逸道餐廳在空間營造中並未走尋常道路。杭州肯納室內設計完成了以《茶經》為序的東方空間推演,在近1000㎡的室內展開了畫軸,筆力精微,氣韻疏闊。
貫通
設計之初,肯納面臨的首個問題是解決空間佈局,這座曾經由浴池改建的別墅內部空間散亂無章。於是,肯納設計將原有舊樓梯拆除,重新佈局將建築整體貫通,並在緊鄰扶梯處設置開闊筆直的主通道串起整個內部空間,抵達兩側功能區與包房的動線均做減法處理,明朗、克制的手法將整個空間的氣韻向下沉澱。
扶梯在一個約10㎡的空間中以緊湊的折線完成了一個“回”字攀升,於是,在旋轉而上的過程中,“打開、收緊、打開”的空間節奏能夠被明確捕捉,繁瑣裝飾被摒棄,空間回歸質樸。
以茶邀約待客作為傳統社交中的最高禮遇被引入前廳代替單一接待功能,隨著客人拾級而上進入二層空間,琴音由遠及近,剛剛的茶事由實轉虛,成為尚未散盡的茶香與琴音相續。預留的電動捲簾則為空間功能提供了靈活度,使其更自然的向沉浸式場景體驗空間演繹。
整山 理水 藏器
山水於都市總像珍寶一樣,但空間的構建加之我們與生俱來的“格物”精神,便有了方寸天地的可能性。於是,設計師為空間大面積鋪陳綰、相思灰、鴉青等傳統中國色,一幅素色工筆便從紙上漫向空間,素灰色藝術塗料和深色金屬為整個空間帶來穩定感。
素色結構立柱頂天立地,光線經縫隙穿流而過,在天花與牆面形成光影,它們可以是文人書房格柵的想像,也可以是縱橫山岳起伏的解構,空間不動聲色,但已交出一切。
山石景觀與枯木花枝各自為景,在空間視線的起落處設置,如同每一篇章的句點與序幕,可以駐足憑望,也可以任其生長。此外空間皆做大量留白,以“無一物”供氣息流轉,也供萬物依存。
當我們談及中國美術史,那會是一部器物的榮光。於是在更細微處,茶席、琴音、香爐、瓶插被設計師精心安置,洗牆燈光低垂,上一盞茶似乎還未涼透,燭火仍在雀躍,花苞正要打開……你彷彿闖入一方淨地,殊不知自己此時正是主人。
在任何一種語境下,審美均是不帶任何功利的情感愉悅,肯納在愉悅之上,又為空間添了一份自在清雅。
13種私人情緒
新空間中,13間包房——“觀山”、“聽蘭”、“品韻”、“至味”、“覺者”、“空境”等氛圍意象由茶事中“色聲香味觸法”而來。
落座者若覺得這是一次命題作文,便會生出觀山聽蘭的心緒,甚至聞見芬芳瞥見雲霧。如並不經意著眼也不要緊,窗外四時變化,窗內一蔬一飯、茶香悠然,況味已在其中。
更當代的中式家具不做某個時代的刻板強調,在與空間相融的基礎上,更專注於使用者的舒適度,並為經營者選擇更易打理並具有可持續性的材質面料。
牆面處理消解了水墨山水的具體形態,只做大寫意渲染,雖無畫作,卻入畫境,簡化到極致只留氣韻,這也是讓空間能夠代謝掉焦慮和煩躁的設計考量。
當回望傳統成為空間設計中的流行方式,如何使用現代便至關重要,打開關竅的方法之一便是去尋找其遠古的根源,在浩浩脈絡裡,茶味始終是綿長雋永的一條。
項目名稱:上海逸道餐廳-雲峰別墅
業主方:上海逸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地點:中國,上海
設計時間:2020年10月
類型:高端餐飲
面積:1000㎡
設計公司:杭州肯納室內設計有限公司
公司網站:www.hxknd.com
主持設計師:顧惠娟、任迪
設計團隊:王波、朱珠、陳婧思
燈光設計:穆志寬、
施工方:蘇州博維諾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家具提供:上海木笙家具
攝影:圖派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