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輯 : 編輯部 圖文:桃園市立美術館|桃園市兒童美術館 攝影 : ALPHA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新說小百科」
113/12/4-114/3/17開展
距今40年的經典兒童百科《漢聲小百科》遇到當代藝術家們會有怎樣的對話?臺灣首座兒童美術館——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歲末推出「新說小百科」展覽,開啟藝術創作與世代對話。展期自113年12月4日(三)至114年3月17日(一)止,橫跨新舊年節,讓我們懷著想像力與好奇心,走趟屬於你的小百科探索之旅。
六大互動體驗區 八組藝術家之間的世代對話
桃園市立美術館繼2018年與「漢聲雜誌社」合作之後,再次攜手兒童讀物《漢聲小百科》,透過藝術家的巧思與創意,帶我們重新遊走一次屬於新世代兒童的「新說小百科」。
本次展覽共分為六大互動體驗區,透過八組藝術家作品展開世代對話,參展藝術家包含:劉國松、黎肖嫻、貳進、黃千倫、許唐瑋、凌宗廷、王德瑜+林柏陽、走路草農 / 藝團等八組藝術家 / 團隊,分別以平面繪畫、互動工作坊、空間裝置、聽覺及身體運動、即時演算程式等各種創作方式呈現,期盼喚起兒童對萬事萬物的提問與想像。
桃園市長:藝術視角演繹經典知識教育
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本次「新說小百科」展覽透過 8 組藝術家獨特視角重新演繹精彩內容,藉此向《漢聲小百科》創辦人黃永松先生致敬,延續其創辦精神,將知識透過更廣泛的藝術語言進行分享,市府邀請全國大小朋友到訪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探索豐富知識寶庫。
桃園市長張善政 攝影 : ALPHA
張市長表示,《漢聲小百科》自創刊以來已走過 40 年歷史,成為兒童百科全書的經典之一,《漢聲小百科》的成功歸功於創辦人黃永松先生及其創辦團隊的付出,在知識教育上的推廣不遺餘力,堅持不懈地專注於文化和教育發展。
張市長指出,黃永松先生是文化圈令人敬重的人物,也是龍潭在地的文化教育家,用心投入漢聲雜誌社,與編輯夥伴不分晝夜繪出膾炙人口的《漢聲小百科》,由書中的精神角色「小百科」以十足的好奇心,帶領孩子們從認識自我開始,再走進奇妙的自然動物界,甚至翱翔浩瀚無垠的宇宙,看遍各種現象背後的知識,啟發孩子對世界的探索精神。
「新說小百科」展覽的紀念票是貼紙的設計. 攝影 : ALPHA
英文漢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總編輯陳季蘭表示,「新說小百科」是科學與美術的結合,當中仰賴著豐富的創意,而創意的核心即是將看似毫無關聯的事物結合,並創造出全新的東西,此次特展將《漢聲小百科》創作精神充分呈現,藉由跨領域的結合,啟發孩子對知識的熱情與探索精神,並期盼孩子願意深耕學問,把事情堅持做到最好,相信透過多聽、多學習,每個人都能夠擁有豐富的人生。
小百科閱讀區,展示《漢聲小百科》及其製作過程。
經典作品與17公尺的大型裝置相遇 平面與科技互動的結合
本次展出兩件典藏作品,分別為藝術家劉國松受到阿波羅十一號登月啟發的「太空系列」作品〈中秋月〉,與藝術家許唐瑋作品〈類星球系列作品——珊瑚王一號〉,講述星際生物的超現實想像。
〈類星球系列作品——珊瑚王一號〉2005 100x100x5cm複合媒材、壓克力顏料 桃園市立美術館典藏品
許唐瑋以科幻卡漫的繪畫風格,探索未來太空星域上可能存在的各種想像的漂流物件,作品中有許多宇宙的、機械的元素,還有許多類生物的、不知名的物件,就像是在某個星球或是宇宙中發生的各種故事。攝影 : ALPHA
對月亮的嚮往,是從古至今人們的憧憬,20世紀中期完成登月任務後,人類和月亮的距離不再遙遠,這個巨大的里程碑也改變了藝術家的視野。曾經長居於桃園蘆竹的藝術家劉國松,其著名「太空系列」即是受到人類登月影像啟發所創作。
劉國松〈中秋月〉2005 108x61cm 水墨設色、紙本. 桃園市立美術館典藏品
一樓展區由走路草農 / 藝團以「蔬果」為主題
展現臺灣蔬果多樣性;黎肖嫻〈物語生命樹〉則是邀請15組親子於展前進行物件與生命記憶的藝術共創活動。
臺灣因其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擁有豐富多樣的物產。這些物產不僅是臺灣飲食文化的重要部分,更是臺灣歷史和經濟發展的重要見證。〈物產星球〉延續走路草農/藝團的「思箱計畫」與「宇宙物產計畫」,以臺灣蔬果為題,以現成物的改造及新圖像的創造,帶領觀眾展開對本土物產的當代觀察。
走路草農/藝團〈物產星球〉2024 紙箱、CRT映像管裝置、充氣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 桃園市立美術館委託創作
〈物產星球〉2024紙箱、CRT映像管裝置、充氣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 桃園市立美術館委託創作 攝影 : ALPHA
黎肖嫻〈物語生命樹〉以廢棄物件對生態作出回應,邀請桃園在地孩童重新思考物件與生命記憶的關係,進一步提問—如果「未來人」有機會目睹這棵樹,該如何透過於此感受、認識屬於這個時代的物質,以及你我的故事?
黎肖嫻〈物語生命樹——桃園版〉2024 混合媒介雕塑
尺寸依場地而定 桃園市立美術館委託創作
二樓展區藝術家黃千倫〈廟妙心樂園〉&貳進〈福朗提爾號——啟程〉
藝術家黃千倫從桃園的宮廟信仰出發,於美術館內創造17公尺的大型空間裝置,期盼兒童走進〈廟妙心樂園〉。貳進〈福朗提爾號——啟程〉打造高5公尺的大型互動投影,讓現場民眾可以將物資投到虛擬宇宙。
黃千倫〈廟妙心樂園〉2024布料、絹印、電繡剪黏、現成物,木作裝置
尺寸依場地而定 桃園市立美術館委託創作. 攝影 : ALPHA
黃千倫以手工拼布、壁畫彩繪結合木作裝置,雕砌出由前殿、主殿、後殿的仿廟堂空間,在美術館搭建一座感性的建築。藝術家提取傳統廟宇的造型元素,融合自身的儀式和空間經驗,建造一處包容之所,透過藝術照料到訪之人的心靈。
藝術家黃千倫〈廟妙心樂園〉2024. 攝影 : ALPHA
黃千倫藝術家表示,兒時爺爺家在新港奉天宮媽祖廟附近,從小生活上對台灣的宮廟文化就有某種程度上的情感寄託,因此淺移默化中也造就了現在的創作題材,希望將台灣的廟宇文化用藝術的方式來教育兒童
貳進〈福朗提爾號——啟程〉打造高5公尺的大型互動投影,讓現場民眾可以將物資投到虛擬宇宙。
福朗提爾號——啟程〉2024 網路程式運算即時影像、平板電腦
尺寸依場地而定 桃園市立美術館委託創作
藝術團隊貳進以虛擬世界想像一個平行宇宙,以元宇宙的概念創建一座模擬器,邀請觀者投放物資到虛擬的宇宙,與其他物種和諧共存,藉由多種視角、身份、介面所組成的參與體驗,進行不同身份的轉換,開拓出屬於自己
貳進媒體藝術有限公司的團隊成員. 攝影 : ALPHA
三樓為藝術家王德瑜+林柏陽的空間計畫〈我的重力坡〉
透過空間高度變化,邀請大小朋友以「身體」進行感官體驗
人類的想像力總是在看似衝突的概念下奇妙迸發,墜落與起飛、重力與反重力,從比薩斜塔拋擲而下的鐵球、落在據說是天才腦袋上的蘋果。〈我的重力坡〉將展場地面抬高形成兩面不同斜率的坡度,觀眾藉著在斜坡上移動而置身展場中的不同高處,不但可以觀察到空間中的變化,也能延伸視線到建築以外的環境。在不同走向的坡度上移動也將帶出對重力與反重力的各種身體想像,身體在移動與尋求平衡之間劃出個人獨特的移動曲線。
王德瑜、林柏陽〈我的重力坡〉2024複合媒材
尺寸依場地而定 桃園市立美術館委託創作
四樓藝術家凌宗廷使用聲音創作帶出航空城的想像
資訊是如何傳遞到千里之外?空氣中的電波如同隱形飛機,載著訊號飛越天際,將資訊帶來你我面前。凌宗廷關注潛伏於生活中訊號,將交織雜訊譜成聲響,〈聆聽飛機的聲音〉打造一座裝置,讓孩童體驗到原來飛機航行途中,隱含著許多平常聽不見的聲音;並且藉由混音與生成式音訊,結合無線電元素與引擎聲響,將複雜的資訊譜成曲,邀請觀眾聆聽這些「來自天空的聲音」。
〈聆聽飛機的聲音〉2024機械裝置、即時演算生成式音訊 200×200×160cm 桃園市立美術館委託創作. 攝影 : ALPHA
〈聆聽飛機的聲音〉藝術家凌宗廷使用聲音創作帶出航空城的想像. 攝影 : ALPHA
60餘場教育推廣活動 關注過去、展望未來與永續
本次教育計劃更延續展覽精神,關注過去、展望未來與永續為主題,擴延《漢聲小百科》的知識內容,以「自然物產」、「風物文化」、「飛行運動」及「永續未來」等四大面向出發,於美術館內展開專屬於孩童的60餘場活動,並在農曆春節期間邀請「亦宛然」於桃園市兒童美術館表演,增添年節氣氛。
更多活動內容,請至桃園市立美術館官方網站(https://tmofa.com/art04Yvebf)及臉書查詢(https://tmofa.com/art00EQNA6)。
【新說小百科】展覽 攝影 : ALPHA
【新說小百科】
展覽日期:2024年12月4日至2025年3月17日
展覽地點:桃園市兒童美術館1至4F
參展藝術家:劉國松、黎肖嫻、貳進、黃千倫、許唐瑋、凌宗廷、王德瑜+林柏陽、走路草農/藝團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
地 址:桃園市中壢區高鐵南路二段90號
開放時間:週三至週一09:30-17:00(週二休館)
門票資訊:未滿18歲及65歲以上免費參觀。全票100元,優待票50元,20張以上購票可享團體優惠。優待及免票資格詳見官網(https://tmofa.com/art00wbQq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