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編輯部 攝影:BL
全台首創的八里新藝術地標「M Museo慕尚石材美學館」與「ss space space藝廊」攜手登場,讓奢華石材藝術成功融入居家生活美感。
在這裡,不僅可以感受大理石材的獨特質感,還能在藝廊中欣賞當代藝術家的精彩作品,帶來前所未有的逛展體驗。
M Museo慕尚石材美學館陳列各式各樣的大理石,將每一塊石材猶如藝術品般獨立展示
這座美學館旨在打破傳統石材產業的運作模式,直接面對消費者。館方將每一塊石材猶如藝術品般獨立展示,讓參觀者能夠全方位地觀察石材的紋理與色彩。現場設有專業團隊,隨時提供關於石材應用於居家裝潢、色系搭配等的建議,激發消費者對理想居家空間的無限想像。
錦輊設計Elaine設計師帶逛M Museo慕尚石材美學館
由享有「華人設計教父」美譽的包益民跨刀操刀形象設計。命名以英文的「M Museo」意涵,即是希望讓這裡呈現八里區域內的最高質感,讓一個美術館等級的殿堂能領先群倫,並展現一種獨一無二的現代都會感。
其中,商標的「M」也有特殊涵義,除了試著創造出世界上罕見的 M 字母形狀,讓這個 M 更有記憶點之外,M字在拉丁文有延續的意思,所以設計了一筆回勾,代表永遠循環,上端像兩座像山一樣的尖角,代表著來自大理石礦脈所蘊藏的力量。
錦輊設計Elaine設計師到此參訪
ss space space藝廊也進駐美學館
為了進一步推廣奢華石材與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ss space space藝廊」也進駐美學館。
作為 大理石材廠衍伸的創作空間,藝廊定期舉辦各類展覽,將石材不再僅僅視為建材,而是轉化為居家藝術裝飾,提升生活品味。這種跨界合作不僅豐富了美學館的內容,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關於居家美學與生活藝術的靈感來源。
ss space space藝廊的藝術品選物區有許多創作藝術品可以選購
大理石設計的傢具也在空間中展示
「M Museo慕尚石材美學館」現場展出的數百件大理石材,每片價格從數萬元到高達百萬元不等,滿足了對品質與多樣性有極致追求的消費者。無論是藝術愛好者還是追求高端居家裝潢的您,這裡都能找到心儀之選,一同體驗石材與藝術碰撞出的獨特火花。
近期展覽ss space space
3 月 16 日至 4 月 20藝術家王德瑜個展「No.108」
本展源自於藝術家王德瑜 (Te Yu Wang) 對於 ss space space 八里空間的細膩觀察所發展的限地裝置。其所觀察的空間,不僅包含展場內部的實體空間,更包括了空間與周圍環境的細微互動所形成的關係、韻律甚至是衝突。
藝術家特別關注於空間中一扇落地窗——在展場中由向外望去,視線經常可見窗外的砂石車疾駛而過;在建築內部觀看時,此扇窗戶又向旁延伸成不規則的牆面,同時隨著時間推移,光影透過窗戶在展場中形成錯落的變化。這些細微的觀看經驗被轉化為裝置作品,試圖捕捉並延續這種流動的感知。
「No.108」透過限地裝置與場域產生關係,構築出流動且具時間性的觀看經驗。事物形態、顏色、光線與身體動作在作品中不斷地隨著觀者的移動與場域的變化相互牽引、共同交織,形成不斷生成的視覺敘事。在這過程中,觀看不僅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身體的參與。
王德瑜的作品⼀向訴求簡單的概念,她⼀直嘗試著在極簡的媒材裡探索空間的存在感,並進⽽思考⼈於空間裡的存在形式與狀態。⾃1995年起,王德瑜舉辦過超過20次個展,並參與數次國際展覽,包括「1996雙年展」於臺北市立美術館、2001年「亞細亞散步」於⽇本⽔⼾藝術館、2002年「當代藝術雙年展」於法國Enghienles-Bains、「2005橫濱三年展」於⽇本橫濱市、「2016台灣美術雙年展」於國立臺灣美術館、「2016茨城縣北藝術祭」於⽇本茨城縣、2019年「Phenomena of the Mind」於韓國釜⼭當代藝術中⼼、「Sinnesrausch 2019」於奧地利林茨OK當代藝術中⼼、以及「瀨⼾內國際藝術祭 2022」於⽇本香川縣男⽊島等。
ss space space
ss space space 是一個以「空間」為題的研究團隊,也是一個由藝術家主導的獨立藝術空間,由藝術家曾彥翔與吳依宣組成。他們透過創作實踐、工作坊、共學計畫、策展與成立實體空間等形式試圖梳理「空間」一題,期望在不斷地提問與實驗之中,探索藝術在社會中可能存在的樣貌,並同時藉此反思與回應當前社會面臨之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