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編輯部 攝影: BL
在城市的高樓之間,一間12年屋齡、36坪的中古宅,因應孩子逐漸長大、需要獨立空間,迎來了一次全面的改裝計畫。這場翻修不只是格局調整,更是一場風格更新,讓生活場域在機能與美感之間找到新的平衡。
格局新生:從更衣室到兒童房,孩子的獨立臥室
原本主臥配置了一間更衣室,但在生活需求的變化下,業主選擇將其改造為孩子的獨立房間。透過180萬的整體預算,完成了格局再劃分與系統櫃更新,讓三房兩廳的格局更加符合一家人的生活步調。
(Before) 原本的主臥更衣室,將變更成獨立的兒童房
(After) 主臥分割後的空間再重新設計的3D示意圖
(After) 主臥更衣室分割出來的獨立兒童房3D示意圖
客廳轉換:大理石退場,藍色登場
過去的大理石電視牆,因過於厚重而不合業主喜好。改裝後以藍色噴漆牆面取而代之,師傅以專業噴槍技術營造出獨特紋理,讓電視牆充滿手工質感與視覺層次。
(Before) 原本的大理石電視牆
(After) 重新上漆後的淡藍色電視牆
電視牆改造設計師利用強保漆上了五次的工序完成表面的紋理質感
沙發重新挑選,灰色皮革搭配亮眼的綠色抱枕,與藍色牆面相互呼應,營造出輕盈卻帶質感的氛圍。
(Before) 客廳原本的沙發背牆及沙發
(After) 重新上漆後的沙發背牆及重新選購的藍灰色沙發
收納延伸:從客廳到玄關的完整線條
電視牆不再只是背景,而被延伸為一整排系統櫃,並一路延展至玄關。設計中包含玻璃展示櫃與隱藏式收納櫃,既滿足收納需求,又讓空間線條乾淨俐落。這樣的安排,也讓公共空間展現更完整的視覺連貫性。
結合玻璃展示與隱藏式櫃體
系統櫃從客廳延伸至玄關,此為3D示意圖
書房調整:灰木皮的整合語言
原本開放式的書房,透過木作重新包皮,選用灰色木皮作為牆面處理。這樣的改造不僅界定了空間的獨立性,也讓書房的調性與客廳、走道相互呼應。灰色木皮低調而沉穩,成功整合整個居家的色調,使開放式書房不再突兀,而是成為整體設計的一環。
餐桌區的備餐櫃,設計師整合空間的色調將原本的櫃體重新貼皮改造
藍色的油漆切割色塊設計讓空間放大和增添活潑感
材質語言:走道的韻律感
走道牆面選用馬來西亞品牌的裝飾板,以立體格柵設計創造光影層次。這樣的材質選擇,既有建築感,也讓走廊成為低調卻耐看的視覺通道,增添了日常行走的儀式感。
走道使用馬來西亞品牌格柵裝飾板
臥室氛圍:德國木地板的溫潤
臥室鋪設德國木地板,溫潤的腳感與細緻的木紋,營造出安定舒適的休憩氛圍。與公領域的清爽藍白形成對比,臥室回歸柔和自然,成為家的靜謐角落。
改造後的主臥的系統櫃設計3D示意圖
從中古屋到現代之家
這場改造,不僅為孩子創造獨立房間,也透過色彩、材質與收納設計的重組,賦予 12 年中古屋全新的呼吸感。從藍色電視牆到灰木皮書房、格柵走道,這是一個兼具生活需求與設計美感的「現代生活案例」。
迪品空間設計:不只新成屋,改裝與局部翻修也能放心交付
這次的案例展現了 迪品空間設計 在中古屋改造上的細膩功夫。除了完整的格局翻新,團隊同樣擅長處理「局部裝修」與「改裝案」,無論是電視牆更新、收納整合,還是書房調性調整,都能提供精準的設計方案。對於正在思考家中如何煥然一新的屋主而言,迪品空間設計是一個能夠靈活回應需求的專業選擇。
迪品空間設計:承接中古屋改裝、局部翻修與完整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