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提供:ZZ Media 最傳媒
內江,昔有漢安之古稱,今有甜城之美譽。蜿蜒的沱江之水穿城而過,滋養了一方文人與商賈,也使得內江成為宜居宜業的現代濱水之城。
以沱江為依托,嘉宏·未來方舟的地產銷售中心,一方面從時間維度上,提煉內江人文歷史符號,喚醒城市獨特的文化記憶;另一方面從地理區位上,思考從城市更新的商業角度。通過功能活化、價值重塑、提升人文藝術等設計方法,達到設計對內江這個城市區域受眾人群建立的一套新的價值認知,找到新的商業增長模式。
向內探索
在以往,哪裡靠近商業綜合體或者城市中心地帶,哪裡更成為樓盤聚集地。城市作為各類資源的空間載體,而今最重要的升值空間已成為自然資源的佔有率,本項目以內嵌的方式,融合在在沱江之濱,緩坡之下,向人們發出向內部探索的邀請。
東方美學講究中和、內斂之道,以一個緩緩引導入地底的路徑,進入售樓中心的接待前廳,動線簡短化的同時結合自然景觀隨之呼應,對比內部空間的素雅與高級感,以此引導受眾,進入這個作為內外轉換與情緒醞釀的前廳。
這樣的處理手法,不同以往的售樓空間,需要地下至地上的情景化的設置。因為在商業思考中,消費者對於空間的第一印象尤為重要,導致很多地上售樓處在地庫到接待區域花費很多心思與成本創造引導體驗。本案的差異點則是將售樓中心設於地下負一層,形成從消費者從停車到負一層銷售中心、到景觀示範區、再到樣板間、最後回到銷售中心的閉合路徑。整體性的美學上的考慮,是本案的體驗更加流暢和合理。
流動性的構建
"空白乃靈氣往來生命流動之處。且空而後能簡,簡而練,則理趣橫溢。"留白,在東方藝術中一直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張大千先生的國畫藝術原理,也是在追尋自然的痕跡。設計運用其二維的藝術形式體現在三維立體空間中,使得整個空間更加純粹,讓來者的視覺焦點聚焦在展示區域,讓無形有意,無語有聲。
呼應空間咫尺開外的沱江,設計使用流線型的處理手法,柔滑原有建築形態,使界麵線條流暢而蜿蜒,大面積的留白在牆面的延伸過程中產生均勻的流動感,並以此引導著動線的轉換。靈活且有效地串聯起空間中原有的不可拆除的29根立柱。在無規律之中,構建以自然流動的秩序。
從整體佈局看,空間的流暢性構建圍繞4大挑空區——門廳、大沙盤、旋轉樓梯、中庭景觀——而展開,以疊級造型手法解決高差問題,以此建立相對流暢的空間尺度關係,為空間探索營造舒緩而富有韻律的動態體驗。同時,牆面還利用曲面的挑空或凹陷製造分離與接續的藝術效果,既豐富了空間流暢的形態,也激發了更多空間探索的藝術性趣味感。
地面與頂面,均以墨為水。設計師選用深淺兩款水磨石,構建視覺的界限,既可以作為功能區域的區分,又可以在空間層次上營造陰陽調和的和諧感。
傳統記憶的勾勒
內江因水而起,因水而盛的獨特自然與人文環境,從而傳達項目自身的優勢和特性。空間中的裝置與構型,作為文化與集體記憶的集中展示,依舊延續流暢的視覺韻律,結合不同的材質與形態變化,適應著各種空間邊界條件和功能需求。
沙盤區的實木構建,以層疊的構成形態,抽像地表達了現代高層建築的概念,呼應著沙盤區的建築模型。同時,實木作為一種東方傳統的建築材料,通過上下層疊關係的疏密處理,與當代的建構語境之下,產生獨特的營造意味。作為沙盤區虛實圍合的邊界,它增加了室內空間的豐富性,同時也傳達著傳統的美學內涵。
網與漁船結合的裝置,設於洽談區一側。洽談區頂面,水波紋鋼板以彎曲的方式延展著,漁網在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垂落下來,白色的漁船錯落有致,點綴於其上。沱江之水穿城而過,滋養著歷代內江人的日常生活,“萬斛之舟行若風”的傳統景像被古人記載了下來,如今成為在地文化的基因,在此刻被激活。
當代審美與趣味
銷售中心作為鏈接受眾與地產的媒介,一方面它傳達著地產的形象與氣質,但更重要的是它也承載了受眾對於未來生活的期待與可能性,是築夢的開始。因此,隨著人與空間關係的不斷加深,空間中的銷售意味被有意識地逐漸弱化,轉而被豐富細膩的生活與審美性體驗所替代。
旋轉樓梯作為項目的連通上下層的紐帶,最具吸引力。從地面盤旋而上,輕盈且具藝術感。它一方面作為交通動線發揮著重要的功能性作用;另一方面,它以紅色雕塑體的藝術形式,充當了空間的核心焦點。在白色的空間氛圍之下,給人以憧憬與想像。
兒童區位於空間相對獨立的一隅,既可以給予孩子相對充分的自由度與探索性,也能在空間與空間的連接之中建立親密感與安全感。在這個充滿童趣與藝術的空間氛圍之中,空間色彩豐富而明快,但依舊平滑、細膩而有序,這是現代藝術克制的結果,也是現代生活追求輕鬆與趣味的寫照。
項目名稱:嘉宏·未來方舟銷售中心
項目類型:地產銷售空間
甲方單位:嘉宏城建集團
項目地址:四川 內江
項目時間:2021.09
設計總監:趙文彬
設計團隊:迪梵宜DFE設計 (www.ukdfe.com)
參與設計:胡文強、肖曉、劉莉
主要材料:水磨石、藝術塗料、波紋不銹鋼、複合亞克力、木紋膜
項目攝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