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rippling 圖片:Alpha
2023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谷公館》展位。
貓砂貓,翻轉熟悉生活
兩隻半立體小貓,分別在展場兩側,如液體一般放鬆伏掛架上的姿態,讓愛貓人士不僅因感到親切熟悉而莞爾。這兩件由谷公館展出的羅智信系列新作《Cat Littler Cat》,是做為一個貓奴,在本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很難不見到的作品。
羅智信系列新作《Cat Littler Cat》掛著 , 2023 。 Source:谷公館
由於藝術家養貓,於是對於深具安全感的家貓型態捕捉不容置疑。倘若看過羅智信在北美館的個展《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即知其擅長將你我熟悉的現成物,轉化成意料不到的新穎形式。而新作《Cat Littler Cat》也有同樣概念的延續——這兩隻慵懶自適的貓,是由貓砂塑成的。
貓雕塑上頭的金色塊狀,則是貓的糞便。排泄物由貓而來,也會出現在貓砂裡頭,其與兩者的關聯,有著巧妙的連結,打開了詮釋的空間。這樣的開放,猶如藝術家對待家貓的自由放任態度。如此的自由感也延伸到作品的發展可能,或許,這系列往後還能繼續擴展也說不定呢。
羅智信系列新作《Cat Littler Cat》蹲著 , 2023。Source:谷公館
矛盾,於是突破日常
在谷公館的展位,同樣延伸創作的,還有簡翊洪的畫作。簡翊洪擁有獨特的水墨風格,常以裸身的男性為符號,幽默探問慾望與生活。這一次,簡翊洪採用同樣的主題媒材,不同的是尺寸。藝術家從小書《欲望探聞問》放大兩幅有著遭受綑綁或束縛限制、充滿矛盾暗示的作品,水墨變得更有發揮的空間,能見到藝術家的功力所在,更增添了作品的衝突感受
水墨藝術家簡翊洪作品。
除此,最近在谷公館的四位藝術家聯展《祕密花園》,也能見到簡翊洪藝術家於2020年為《妙玉》劇作創作的連環故事長卷《櫳翠庵》,以及小品〈窗外〉。前者描繪的即是《紅樓夢》那帶髮修行、「欲潔何曾潔」的妙玉。在乍看氣質平和淡雅,實則慾望滿載的細節中,高潔氣質與暗湧情慾的矛盾性,在幽默並充滿趣味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台北當代現場,與畫廊的空間相互對話著。
谷公館 Michael Ku Gallery 藝廊主理人谷浩宇先生親自為民眾解說。
坐落在臺北市中心,成立於2008年,是臺灣有著美術史背景訓練的畫廊業者,每檔展覽谷浩宇先生皆親自策展並撰寫展覽文字,以大華人區為主軸,連通國際網路,一系列有規劃地介紹今日優秀藝術家,成為一個清晰的脈絡體系。並以文化推廣的角度,為畫廊創造一種具備獨立精神與人文深度的視野,探討在作品表面的背後的另一層次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