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提供:ZZ Media 最傳媒
這是一個充滿色彩和魔力的城市,就像在愛麗絲的兔子洞里經歷的冒險一樣。你可以自由地探索夢幻般的未來,從顏色到形狀,從感官感受到身臨其境的體驗。
Aurora Design是一家專注於空間設計的高端室內設計公司。致力於為消費者創造共情和審美的空間,詮釋當下的消費趨勢。
極光設計秉承「創造幻想與美」的設計理念,為定製婚紗攝影空間、商業零售店、獨立/連鎖餐廳、展覽空間、高端住宅、藝術裝置等各個領域的精英客戶提供全面、極致的設計諮詢服務。通過多年的品牌服務和項目實施,極光設計重新詮釋了固有的品牌商業模式,為客戶提供全新的設計視角。
城市固有的對比色賦予了極光設計的新辦公室一個自然的語言系統。新辦公室位於昆明,融合了新奇、冒險和古代。在這個總是充滿有趣冒險的城市,我們遵循設計師的創新直覺,拋棄辦公空間的嚴肅形象和固有規則。受「創造幻想和美麗」的品牌理念的啟發,我們創造了一個獨特的“極光兔子洞”。它多樣而輕鬆,高效但自由,充滿青春熱情。這是您在冒險過程中在城市中遇到的新鮮感和陌生感。
就在入口旁邊,線性空間引導我們進入一個被柔和色彩包圍的小區域,有一種想要繼續前進並探索下一次冒險的感覺。前景中展開了寧靜的體驗,掛在牆上的綠色畫作與柔和的色彩相結合。歡迎來到「極光夢境」!
在長廊的盡頭,突然爆發的自然光揭示了我們眼前的空間。木材和金屬的柔和交織引導我們走向一個包容和多樣化的開放空間。無論是靠在桌子的一角還是躺在地板上,您都可以自由地提出新的想法,讓您的大腦探索新的想法。
隨著空間功能的多樣化配置,人們不再局限於工作中的嚴肅。他們可以安靜地坐著,交流,討論,等待新的想法在這個空間出現。
當我們沿著這個溫柔的敘述向前走時,一個更明亮、更多樣化的空間在我們面前展開。地板的起伏營造出一種自由感和安靜的變化感,允許不同功能之間的無縫和高效過渡。只有敏感的人才能發現隱藏在空間中的情感,這也是冒險的一部分。
踏上樓梯,空間內實現了開放性和私密性的平衡。大面積的暖色區域和有序的圖案留下了巨大的空白空間,而活潑和內斂在這個空間中相互交織,創新的色彩與半開放的空間形式相結合。代表青春和活力的鮮豔色彩可以引發更多新的和令人興奮的想法。
不同的顏色和形式營造出超現實的夢幻般的空間,就像幻想夢中莫名其妙的冒險。每個角落的每一個驚喜都會引發不同的創意,從而創造出更加迷人和迷人的場景。
當我們在不斷變化的風景中移動,追逐空間的情感波動時,我們到達了一個充滿“靈感時刻”的空間。藍色窗框的運用凸顯了空間的屬性,理性與沉穩與活潑俏皮的氛圍並存,時刻準備迎接下一次靈感的迸發。主通道兩側亦可進入茶室,動線靈活分佈,移步換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詩中有畫,畫中有苔蘚的自然美呼之欲出。
設計師將書架融入牆中,將每一個「靈感時刻」都放在這個空間中。各種裝置和藝術品刺激感官,點燃思想,通過閱讀和交流觸動每一次靈感。
當您考慮在下一個十字路口可能看到的東西時,不要著急,而是慢慢打開帶有圓形窗戶的木門。白色百葉窗、復古溫暖的木質色調和一些不尋常的形狀的傢具圖案構成了這個獨特而奇特的會議空間,與會議中經常令人沮喪和沉悶的氣氛以及僵硬的規則形成鮮明對比。也許這就是設計師想要通過空間表達的幽默感。
推開「藍色的門」,迎接您的是溫暖的木質色調,自然而然地將您帶入另一個迷人的夢境。食物的溫暖撫慰著你的心,溫暖的黃光照耀在馬賽克桌面上,每一塊馬賽克都折射出美食的想像。馬賽克桌子和有序的儲物櫃之間的和諧延伸了空間規則和美學的美感。
強烈的金屬反射與玻璃上的散射反射形成和諧的對比,而點光源和線性照明的組合增強了空間內的隱私感。
在客廳里,想法和靈感無處不在,你愉快地一個接一個地拿起它們,以自己的方式排列和呈現它們。你告訴每個訪客他們的起源、發現和等待結局的故事。關於顏色和形式,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自由的發展和延續方式。
整個辦公空間沉浸在自由輕鬆的氛圍中,沒有傳統辦公室的嚴肅和僵硬的形象,也沒有重複工作日的無聊。從功能佈局到氛圍,我們關心工作空間中每個合作夥伴的多樣化需求。這個共用的辦公空間代表著年輕,並鼓勵創造力的自由流動。
AURORA DESIGN在昆明的新辦公室以其優雅和夢幻般的特色穿梭於充滿冒險和新鮮體驗的城市中,以似乎來自想像的美麗捕捉每一刻的新鮮感。
原木、金屬、石材、造型獨特,多種大膽色彩,在夢幻般的環境中營造實體存在,構建既自由高效、包容多元、又年輕清新的新型辦公理念。我們希望在新辦公室中體現AURORA DESIGN「創造夢幻之美」的設計理念,同時保留這些靈感時刻,並期待在這個「春天之城」進行每一次創新冒險。
項目名稱:昆明極光設計事務所
項目 地點:中國雲南昆明
項目 面積:240㎡
設計公司:極光設計(www.aurora22design.com)
總設計師:楊學萬
參會代表: 王達、張思傑
設計時間:2022.10
竣工時間:2023.04
施工 團隊:重建空間實驗室
攝影:來自INSPACE的娜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