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輯: 編輯部 圖文提供:MOSSLEE 苔裏
培育台灣原生種苔蘚,成就永續生物過濾系統
一座促進身心福祉的生態藝術
「苔蘚是最先來到,最後離開的生命。」—— 羅賓‧沃爾‧基墨爾(Robin Wall Kimmerer)
全球約有 2 萬 3000 種苔蘚植物,台灣憑藉獨特的地理與氣候條件,孕育出超過 1500 種苔蘚,其中包含 300 種國際認定的稀有種與 150 種台灣特有種。台灣苔蘚密度居全球前段班,比幅員遼闊的中國、日本、北美、英國還高。苔蘚_台灣的珍寶,不僅是生態資產,更是綠建築革新的關鍵。
2018 年,FENKO 鳳嬌催化室啟動研發台灣第一座「活苔蘚牆」,並於 2023 年推出品牌 MOSSLEE 苔裏,致力引用台灣原生種苔蘚,打造具空氣淨化、生態復育、美感療癒多重效益的綠建築設施。苔蘚是一座森林的起源,也最古老的陸地植物之一,她強韌,耐旱、耐光,抗菌,因此 MOSSLEE 發揮苔蘚天然優勢,並結合空間設計與自動化系統,創造出台灣唯一、可垂直立面生長的原生種活苔蘚牆。
跨域創新 × 科學鑑定原生種 × 環境永續材料
MOSSLEE 秉持生態環境友善的初衷,攜手農業部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合作原生種辨識,培育台灣中低海拔原生種苔蘚(明葉苔、陝西鱗葉苔等),以特種纖維為基底植入苔蘚、以防水、抗腐、耐酸的不鏽鋼可回收模組為框體,設計不含土壤、抗菌耐候的「活體牆面」,並導入自動化調節系統,讓苔蘚穩定生長並具機能。不同於市面常見的「永生苔」,MOSSLEE 的苔蘚牆是真正會呼吸、會自然循環生長的綠色生態系統。
MOSSLEE 苔蘚牆利用其表面結構,能有效吸附空氣中 PM2.5、重金屬、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質,並釋放氧氣,具備自給自足的空氣淨化能力,亦能吸音降噪、調節室內濕度與溫度。苔蘚牆不僅展現豐富的綠意美學與療癒能量,更實質支持生物多樣性的發展,是淨零排放、環境共融的 ESG 建築實踐典範。
企業 ESG 具體解方,邁向「 2050 淨零排放 」目標
在邁向 2050 淨零排放的路上,建築空間扮演關鍵角色。本次受台南尚暘天閤建案邀請,在迎賓大廳植入 MOSSLEE 苔蘚牆,創造「開門見山」的森林實境,讓回家不只是歸屬,也成為與自然共生的開始。這不僅美化空間,更傳達企業與開發商對生態永續的價值選擇,響應 ESG 的永續企業趨勢。
「在最少的地方,長出最多的生命。」
MOSSLEE 苔蘚牆不只是綠色裝置,更是具備推動社區綠色教育與親子生態學習,可觀賞、可觸摸、可嗅聞、可聆聽的活體系統,能在日常中實踐「低碳建築、環境共好」的永續理想。
MOSSLEE 團隊起源於 FENKO 鳳嬌催化室的美學實驗,MOSSLEE 將藝術視角與生態功能融合,與多位建築師、設計師攜手合作,持續推進城市綠建築的多元應用與實質轉型。展望未來,MOSSLEE 不僅將持續推進台灣中低海拔原生種苔蘚的培育,也邀請各界一起投入苔蘚物種的保育與復育工作,為生物多樣性與人類棲居空間創造更深層次的共生關係。
關於 MOSSLEE 苔裏
即將邁入三十歲的樹火紀念紙博物館,是台灣第一且唯一的紙博物館,在 2018 年衍生 FENKO 鳳嬌催化室,從事紙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工作,拓展自然質材的應用。同年,FENKO 團隊投入苔蘚牆的研究,在 2023 年成立平行品牌 MOSSLEE 苔裏,將產品植入居家、企業公共空間、商業空間與醫療院所,促進社會身心福祉。官網 https://mosslee.com
MOSSLEE 苔裏與 FENKO 鳳嬌催化室的總監李依耘,是臺灣南投紙業公司長春棉紙的第三代,SUHO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館長的女兒。畢業於雪梨大學理學系,在即將踏入醫界之際,轉身承繼自然文化事業的職志,因為文化能治癒社會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