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HV編輯部 圖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Taiwan Art Gallery Association, TAGA)
第32屆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於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一館正式開幕。本屆以 「Intersect: Diversity Equals Togetherness為核心,集結 6個國家/地區、120家畫廊(台灣68家、海外52家),從展場到城市,完整呈現台北多元、自由且高度連結的藝術生態。
主辦單位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表示:「台北是亞洲的先進城市,具文化底蘊與平等友善,我們希望以這份從容與包容迎接國內外的貴賓,走進ART TAIPEI感受豐盛、充滿活力的藝術盛會。藉由ART TAIPEI與Taipei Art Week的串聯,我們以創新精神打造面向國際的開放平台,台北藝博每年平均逾七萬人次進場,也期待以友善文化與多元議題,讓藝術真正走進生活。
自畫像一直是楊林創作中最重要、最熱衷的題材。對他而言,自畫像不僅是自我凝視的過程,更是對上帝偉大創造的想像與回應。
與會貴賓致詞|國家與城市共同推動文化動能
文化部常務次長徐宜君致詞指出:「自2005年文建會時期起,文化部與畫廊協會緊密合作,ART TAIPEI已是台灣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自2018年推動『MIT新人推薦特區』至今已支持136位新銳藝術家。感謝畫廊在交易與經紀上的專業投入,文化部將持續作為年輕藝術家走向國際的堅實後盾。」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現場周邊商品
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表示:「創辦32年的ART TAIPEI是亞洲重要的藝術博覽會,也是一座讓美感扎根校園的橋樑。自2016年啟動『藝術教育日』,讓偏遠與美術班學生親臨展場;並由藝術大學學生擔任導覽,將學習轉化為實作。配合美感教育中長期計畫,ART TAIPEI讓藝術欣賞走向城市與國際,打開下一代視野。」
立法委員蔡其昌表示:「ART TAIPEI是一個成熟的文化IP,也是連結世界的關鍵平台,讓國際看見台灣的多元、自由、活力與友善。成就這場盛會仰賴產官學界共同努力,邀請大家在展場裡用眼睛看、用心感受,讓藝術成為凝聚社會的力量。」
日本藝術家 手嶋大輔(Daisuke Teshima, 1977–)。他畢業於東京造形大學(Tokyo Zokei University),現居日本,是近年在亞洲藝博會中備受關注的當代雕塑家之一,由 Soka Art(索卡藝術) 代理展出。手嶋擅長以手工雕刻的木頭肌理呈現頭髮與肌膚的溫度,並用細膩的上色模糊現實與夢境的界線。例如: 頭上長出花朵的女孩:象徵思想萌芽、生命再生。疊放骷髏與蘋果的造型:暗示「死亡之上仍有生命」,是一種關於時間與輪迴的寓言。
立法委員吳思瑤表示:「從緊湊的議事堂走進ART TAIPEI,心情隨之沉澱,這就是藝術的力量。文化力就是經濟力,也是國力的一部分。我們應持續投資於軟實力,讓藝文走入日常,擴散文化動能。」
臺北市議會議長戴錫欽表示:「我在海外參訪時常主動向姊妹城市推介ART TAIPEI,邀請更多夥伴了解台北、走進台北。市府團隊也會持續強化相關文化預算,擴大城市與博覽會連結,讓世界在台北看見藝術、在藝術裡看見台北。」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陳譽馨表示:「台北是一座以藝術驅動的城市,ART TAIPEI與Taipei Art Week是城市文化亮點。今年台北藝術週第二屆,串聯八大區、逾百家藝術單位,顯著豐富市民文化視野,未來文化局將持續以政策支持,讓城市藝術能量延展更深更廣。」
六大特展呈現台灣多元共融樣貌
MIT|Made in Taiwan 新人推薦特區:入選 王言然、劉恩霖、郭秉恩、劉星佑、洪聖雄、Riley Tu、陳劭彥、吳尚洋 八位新銳,橫跨雕塑、影像裝置、3D動畫/新媒體、繪畫與攝影
FOCUS|Film Sector 錄像藝術區:策展人 曾鈺涓 以「觸 True」為題,聚焦 單慧乾、劉艾真、廖祈羽 等,從性別、勞動、身體到社會結構展開影像辯證。
第六屆台灣原住民族藝術特區:策展人 徐文瑞(Manray Hsu) 聚焦 安聖惠 Eleng Luluan、米類・瑪法琉 Milay Mavaliw、希巨・蘇飛 Siki Sufin、宜德思・盧信 Idas Losin、塗南峰 Laluyu Pavela,探討土地記憶與身份認同。
「話客.畫客──客家文學美術的當代湊陣」:以 Hakka 的雙關為軸,邀 鍾舜文、程仁珮、致穎與文學家詹冰,「話」與「畫」並舉,展演語言、身份與記憶的當代表述。
女性藝術特展《世紀小甜心》:由台灣女性藝術協會策畫,由藝術家吳瑪悧展現從生態、歷史到公共參與的視角。
李真,1963年生於雲林,1981年畢業於大甲高中美工科。現工作及生活於台中。
藝術教育日十週年專區:回顧 2016–2025的推動歷程(累計7,877位師生參與),以認識台灣藝術家為主軸,設計導覽路徑,串聯 MIT新人推薦特區、台灣原住民族藝術特區。本次特別邀請品牌合作廠商Pixsee 打造 「Pixsee 兒童藝術專區」以藝術結合教育,開展沉浸式親子互動體驗。
中村萌出生於東京,2012 年畢業於女子美術大學美術研究所雕塑系。
她以木雕為主要創作媒材,將傳統手工雕刻結合當代美學語彙,在日本及國際藝壇掀起一股「療癒系雕塑」風潮。其作品常以孩童般的角色為主體,閉眼、靜默、似夢非夢,蘊含柔軟卻深邃的情感張力。藍色羽翼:象徵守護與自由,也傳遞一種內在的平靜。
台北藝術週×藝術巴士:城市延展為藝術的舞台(至11月2日)
與展會同期的第二屆 台北藝術週(10月18日–11月2日) 以「8區×8主題」串聯全市百餘家畫廊、美術館與藝術空間;首度推出的「藝術巴士」3條主題路線一經曝光即刻額滿,開幕首週可見許多觀眾手持地圖穿梭各畫廊,城市人潮熱度持續發酵,顯示「城市走讀」的高度參與。誠摯建議觀眾逛完ART TAIPEI後,持續走訪全城畫廊與美術館;各節目介紹與展場開放時間,請提前至Taipei Art Week官方網站查詢。
丁雄泉出生於一九二八年江蘇無錫,是國際著名海外華人藝術家,以運用鮮豔奪目的色彩來描繪花卉和迷人的美女最為著名。
藝術家: Walasse Ting(丁雄泉, 1928–2010)
作品名稱: Spring in the Green Forest(綠林賞春圖)
創作年代: 1980s
媒材: Chinese ink & acrylic on rice paper(宣紙上水墨與壓克力)
形式: 四聯屏(Quadryptich)
尺寸: 178.5 × 97 cm ×4
展出單位: 龍門雅集 Longmen Art Projects
丁雄泉下筆如揮刀,繪畫展現飛揚且意外的衝擊力,豐沛的情感隱含東方精神且極富暴發力,以墨線勾勒人物伴隨豔光四射的花草,素有「採花大盜」之稱號。是國際知名的華裔藝術家,以繽紛色彩、東西融合的筆觸風格著稱。他早年受巴黎及紐約抽象表現主義影響,後期則以花鳥、裸女與自然意象結合東方詩意筆法聞名。
藝術講座 ART TALK:四場深度對談,直面當代議題
10月24日 率先登場的 〈超越展示|美術館作為社會與文化的平台〉,由北美館助理研究員高子衿(Tzu-Chin Kao)主持,李玉玲(Yulin Lee)(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暨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館長)與日本藝術家宮島達男(Tatsuo Miyajima),探討美術館在展覽之外如何成為教育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場域。隨後〈同行——亞洲LGBTQ藝術觀察與實踐〉由双方藝廊創辦人胡朝聖(Sean Hu)主持,大會邀請孫啟越(Patrick Sun)(Sunpride Foundation 創辦人)、藝術家余政達(Yu Cheng-Ta)與策展人莊偉慈(Chuang Wei-Tzu) 共同對談。
日本雕刻家 Haguri Takeshi(羽栗剛) 的木雕創作。他的作品融合傳統與現代,充滿戲劇性張力,人物造型誇張卻不失穩重,常搭配面具與全身刺青,呼應日本能劇、祭典與浮世繪文化。刺青部分多由協作者長崎美紀手工描繪,使木雕更具層次感。
蔡芙郡 Tsai Fu-Chun
1987 年出生於台灣台北。以精細的筆法描繪白兔毛髮,兔子的背部竟長出錦鯉般的紅色鱗片,四肢亦呈現透明魚鰭,呈現出白兔與錦鯉融合的「怪物」形象,成為其系列作品的主角。
10月25日延續對話,〈跨域與共鳴|原住民藝術在當代的話語與實踐〉 由策展人徐文瑞(Manray Hsu)主持,林怡華(I-Hua Lin)(2025日惹雙年展策展人)與Rachel Kent(Bundanon 執行長)聚焦原住民藝術於當代文化的發聲與共鳴;壓軸〈後筆墨時代——水墨的現在與未來〉由吳超然(Philip Wu) 主持,張頌仁(Johnson Chang)、曾建穎(Tseng Chien-Ying)及潘信華,共同探討水墨如何在歷史傳統與當代實驗間持續轉化。
|展覽地點:台北世貿1館 (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5號)
|公眾展期:
|10月24日(五) 14:00-19:00
|10月25日(六) 11:00-19:00
|10月26日(日) 11:00-19:00
|10月27日(一) 11:00-18:00
大眾導覽時間
導覽在四天展期中每日皆有三場,時間固定:
每日時段: 13:00、15:00、16:00
參加辦法:
1. 每場開始前15分鐘於場內B服務台,依現場工作人員引導現場排隊,憑身分證件(身分證或健保卡、駕照等)及填寫個人基本資料,至B服務台押證件免費租用,兌換導覽耳機。
2. 每場次限額50名,額滿為止。
3. 導覽準時開始,逾時不候。
4. 導覽結束,請依照現場工作人員指示,歸還導覽耳機並取回個人證件。若逾時30分鐘未取回證件,工作人員將以電話聯絡租用者。
關於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是亞洲歷史最悠久的國際藝術博覽會之一,自1992 年創立以來,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於台北舉辦,匯聚全球頂尖畫廊、藝術家及收藏家。「ART TAIPEI 2025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即將在 10 月 24 至 27 日於台北世貿一館盛大展出,ART TAIPEI 是每年 10 月台灣的藝術盛會,也是亞太地區國際藝術交流的重要平台。
2025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官方網頁:https://2025.art-taipei.com/taipei/tw/
關於台北藝術週
「Taipei Art Week 台北藝術週」自 2024 年由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新任理事長陳菁螢女士發起,致力打造每年十月最受矚目的視覺藝術盛會。串聯台北城市中的畫廊、美術館、藝術機構與藝術家工作室,結合國際論壇,開創藝術週作為國際交流與市場開放的重要平台。此一品牌的誕生,展現台灣邁向國際藝術中心的決心,提升藝術家與畫廊產業的國際能見度,並積極推動藝術產業與國際合作接軌。
首屆台北藝術週於 2024 年 ART TAIPEI 期間舉辦,結合超過 70 家畫廊、18 家美術館,以及全台北市重要的藝術機構與基金會,共動員超過 100 間藝文單位,獲得廣大迴響。
2025 年藝術週將全面擴大,規劃 8 展區與 8 個主題項目,深入城市各角落,帶動國內外觀眾參與。
請瀏覽台北藝術週官方網頁參閱更多資訊:https://taipeiartweek.tw/en/
關於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Taiwan Art Gallery Association, TAGA)成立於 1992 年,旨在整合畫廊界資源,推動台灣藝術市場發展。協會下設三個主要部門:會務中心、藝術博覽會、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分別負責會員服務、籌辦國內外藝術博覽會,以及藝術產業研究與政策推動。每年主辦的「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已成為亞洲重要的國際性藝術展會,並透過地方型展會及產經研究,持續推動台灣藝術產業接軌國際,促進畫廊產業繁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