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輯:編輯部 圖文:春室 攝影:林祐任
一個春池、三大面向、五組單位,以及那些曾經歷的。
作為推動循環經濟的容器,春室以春池回收本業出發,將玻璃視為一種媒介,承接想法、轉化關係、孵化未來,賦予傳統產業全新的可能性,致力將循環思維注入每個人的日常。
2020年啟動的新竹春室 Glass Studio + The POOL 將邁入五週年,在2022年攜手台北美麗華無印良品成立的玻璃工坊 Glass Studio,及同年於臺南市美術館2館5樓打造的南美春室 The POOL,至今也已共同走過三個年頭;而於2024年深入至國立成功大學校園內展開的新園春室 The POOL,也正沈浸於剛屆滿一年的歡慶之中;每個「春室」的誕生,都肩負玻璃產業的復興使命與循環生活的實踐目標,架接城市與自然、工藝與生活之間的對話橋樑。
此次《春室 GIVE ME FIVE|①③⑤ 週年特展》不只是一次回望、一次整理,更是一張請帖,我們誠摯邀約每位走進這座不斷「發酵」的場域中的觀者,能從這些玻璃、手工、文本與聲音中,感受這些年的步伐,與那一雙雙手所留下的溫度,並一同想像未來一年內、三年間、五年後,又會長出什麼模樣的透明輪廓。
▍「GIVE ME FIVE」是我們對這五年旅程的輕盈致意
五指伸展、五感交錯、五年一瞬,張開手掌所劃出的透明弧度,是一切開始的地方,是這個場域中最樸實也最富有「本質」的關鍵動作。可能承接著剛離開窯爐、尚未定形的熾熱玻璃膏,透過技術與直覺,逐步吹捏成形;也可能端起一只輕透的咖啡杯,在晃動與推拉間,將一池咖啡香揉進日常中。
玻璃作為生活中常見的材質,常以盛裝食物、飲料的容器與其他材料的意象存在,記錄了我們如何看待物件、回應環境,甚至定義「生活」的方式。此次展覽主視覺設計,延續《設計包覆®:春池量子》俐落靈活的風格,將「1、3、5」字樣融入手的姿態,藉此與觀者進行交流,一個簡單卻富含情感的動作,不僅象徵人與材料擊掌相接的瞬間,也對應著每一次相遇與共作的能量。
掌心感知著溫度、濕度,和材料的反應,也記憶著技術及經驗如何被傳承、修正,每一個看似細微的決定,往往都發生在手與心的默契裡。春室以「人」的動作為始,藉由肢體傳達故事,這個姿態不只是工藝的起點,也是對一次次的循環遞出的誠懇邀請,唯有將過程打開,讓更多人看見、參與,才能真正使傳統工藝在當代社會中找到新的意義與位置。
▍由手到形,回應發泡意象的透明工藝
作為空間的核心構件元素,本次展場中所使用的每一座展架,皆由春室的年輕工藝師傅親手打造而成,回應吹製玻璃的動作與意象,簡化製作的工序,以「發泡」為靈感,創造出一顆顆圓潤輕盈、具有浮力感的透明裝置。
展架外觀彷彿捕捉玻璃在高溫之中膨脹、鼓起、定型的那一瞬間,也對應玻璃材料由高溫熔融態逐漸冷卻凝固的特性變化。這些展架本身即是一種「透明」的空間敘事,不再只是承載展品的背景,而是與其相互輝映,在觀覽展品的同時,也與工藝價值產生對話。
此外,除了玻璃本身的透明價值,在熱塑玻璃製程中,高溫的窯爐、吹桿、火槍等器具亦是藏於背後的重要角色,它們形塑玻璃的整體輪廓與厚度。然而在這套工序之中,還有一項看似微小,卻始終不可少的工具 —— 報紙。
泡過水的報紙,柔軟卻仍帶有韌性,是工藝師最貼手、直覺的媒介,用以包覆、撐托,報紙上印刷的油墨在碰到高溫的玻璃時會形成一層積碳,其可以隔絕熱度並保護師傅們能不被燙傷地引導燒軟的玻璃慢慢成形。
▍五乘五的透明連結,人與人的多元構築
一個場域的誕生,從來不是單方面的建構,而是由眾人眾方在時間中累積、碰撞與交匯而成的結果;每一個計畫、每一次製作、每一場活動,背後都有無數個名字、無數雙手。工藝師、設計師、策展人、品牌夥伴、在地居民、學生……,我們試圖讓每件作品都回到那些被觸碰過的時間裡,不只是觀看結果,更是進入協作的過程;不只是回顧,更是為未來循環合作與探索,鋪設出新的起點。
此次《春室 GIVE ME FIVE|①③⑤ 週年特展》展策規劃以五週年的實踐為題,藉由曾經歷的「團隊、人物、物件、品牌、展策」開啟「五乘五」的透明連結,從材料實驗、合作創造到場域策劃等不同層面,自幕前的創作人到幕後的工藝師傅,每一乘五,都是一段共構的見證。
◆ 透明團隊|映照永續意識的跨域包容度與彈性
(圖左至右:究方社|方序中、無氏製作|吳孝儒、彡苗空間實驗|鄭又維、木更 Mugeneration|黃思涵、朋 丁 pon ding|陳依秋)
◆ 材料直覺|探討人與玻璃間最直接的感官連結
(圖左至右:向罕設計|CRYSTAL、messagingleaving 同步留信|捕風 Weaving the May Wind、楊水源|half full half empty、真真鑲嵌玻璃研究所|Relight + CMYK、Minami Ikeya|八角皿 + 冰淇淋匙)
◆ 品牌介入|回應製造業與現代社會發展的交匯
(圖左至右:HMM|W GLASS 玻璃杯、春水堂|永續循環設計珍珠杯、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 × 究方社|W GLASS BOTTLE 量子噴霧瓶、MUJI 無印良品|循環豆奶瓶、春室 × 恆隆行 restyle 2050|D→project 瑕疵氣泡杯 + 天燈杯)
◆ 工藝演進|從傳統技藝到當代表現的文化演變
(圖左至右:方尹萍空間設計|冰鑽玻璃磚、FLOAT|漂浮珍奶杯、透明未來|Niko Spring Pool 18、簡紫岳 Orisun|Process 1/1 玻璃花器、春室 × 無氏製作|透明扭蛋店 GLASS GACHA!)
◆ 場域共鳴|以材料與空間重新構築產業未來性
(圖左至右:格式設計展策|2018新竹玻璃藝術設計節|光動 Light Driving、究方社|2020臺灣設計展|◯ 循環設計展 THE LOOP、無氏製作|2022新竹玻璃藝術設計節|透明大百科 GLASSPEDIA、同心圓製作|2024臺灣設計展|超COOL、春池玻璃 W春池計畫|透明祭_Galas)
▍【展期限定吹製體驗】新竹春室 Glass Studio|玻紋杯
以傳統手工吹製技法加入滾動步驟,讓燒融的玻璃膏接觸冰冷的金屬表面,透過強烈的溫度對比,在旋轉與膨脹的過程中形塑如池面漣漪般層層浮動的紋理,自然、柔軟,彷彿浪潮停駐於杯器表面,每只都為獨一無二的。杯身選用淡藍色調,清透而內斂,隨光線變化映出細緻的倒影,為平靜的日常添上一抹明亮的流動感。
展覽期間內,於新竹春室、臺北美麗華無印良品玻璃工坊皆可預約體驗!
▍【展期限定選物連動】新竹春室 +P Store|循環選物
+P Store 是一處介於展覽、工坊與咖啡之間的選品空間。以「循環」為核心概念,邀請觀者在日常中認識材料的可能,在使用中理解設計與工藝的意義。
此次展覽中,+P Store 亦一同涉入週年節拍中,重新梳理選物方向,並依循展覽核心,進行一次循環選物的有機調整。不僅是商品分類的轉換,而是回到春池最初的本質,通過物件為載體,歸納出三大主軸「循環本質」、「工藝自造」、「品牌傳導」,加以重新認識品牌自製的能量,也再次看見那些跨界合作中所激盪出的永續火花。
◆ 循環本質
每一種材料都有一段歷史,這一區域聚焦於春池自投入回收玻璃產業以來的設計成果與實踐歷程,展示來自W春池計畫的系列產品,這些商品多承載著品牌的循環理念與材料實驗,是關於春池一直以來的具體痕跡。
◆ 工藝自造
工藝,是串連傳統製造與現代設計的核心語彙,以窯口、燈炬等熱製程技法而成的杯器、盤皿、水果藝品等日常物件,皆帶著手作的溫度與製程的軌跡,是回收玻璃走入日常生活的過程。
◆ 品牌傳導
此區匯聚進駐 +P Store 的選物品牌,以「工藝」、「再生」、「永續」材料為核心的設計商品。媒材不限於玻璃本身,而是近一步探討材料如何轉化為更貼近生活的實物。
▍【展期限定特調飲品】新竹春室 The POOL|冰淇淋雲霧拿鐵
一朵白雲棉花糖,飄在蜷尾家海鹽牛奶冰淇淋上,淋上興波咖啡 Simple Kaffa 的濃縮,如微風吹散雲霧,棉花糖融入咖啡中,品嚐到濃郁微甜的冰淇淋風味咖啡拿鐵。
▍【展覽延伸串連計畫】南美春室 The POOL|以不同視角重新看待五感的流動
2022年初,W春池計畫以春池玻璃的回收本業出發,從新竹春室 Glass Studio + The POOL 作為「乘載一切可能的循環容器」,擴散永續意識至臺南,轉譯「天空公園」為空間概念,連結坂茂建築師設計的臺南市美術館2館,打造開放、有彈性、可包覆著各種可能性的「南美春室 The POOL」,與臺南在地著名品牌合作,透過咖啡、甜點、餐食、選物作為循環設計的媒介,體現永續生活的各種可能性。
這座獨立於美術館最高位的純白空間,承載了過去與未來、個人與群體的痕跡。在展覽期間內,南美春室也攜手「眠豆腐 Sleepy Tofu」共同打造一座可以站、可以坐,甚至靜靜躺著的「透明公園」,期待在此處重新構築五感的流動,讓體驗的方式不僅止於觀看,而是從聲音、觸感、氣味中,重新找回自我與空間的連結。
在這裡,身體的每一種姿態,都是參與的一部分。能夠仔細端看玻璃的光影流動,也允許躺著感受陽光穿透穹頂灑下的溫度,一如玻璃在高溫退火後的靜置,需要一段時間,好好冷卻、好好被理解,再重新回到生活之中。
▍【展覽延伸串連計畫】新園春室 The POOL|微小的產業投射,揭示工藝的溫度
春池亦積極將循環教育理念深入校園,以「等待孵化的雞蛋」為概念,為持續推動的永續行動注入新活水,「新園春室 The POOL」的出現,延續透明容器的跨域多元與一致,連結空間與視覺、味覺感官的全新感受,更進一步實踐循環的概念。
作為藏身於校園中的靈感孵化室,我們從最微小的工藝知識投射開始,勾勒出產業背後的精神與脈絡。製作過程所使⽤的吹管、夾具、剪⼑、報紙...等,都恰似還留有長年接觸玻璃的餘溫,我們如稜鏡般拆解其中的文化光束,讓其成為乘載故事的媒介,見證傳統產業如何跨越時間與世代,持續榮耀。
▍0、1、3、5……,100%的永續循環
每一次觀點的介入,都是一次可能性的觸發;而每一次經驗的生成,則悄悄為下一次循環鋪路。歷經五年的旅程,春室不斷探討材料如何與人、地方、時代產生連結,如同玻璃器物與其內容物的關係相互襯托,保持彼此的彈性與可能。
正因為這樣的實踐逐漸累積成形,春室即將迎來第五座空間的誕生,藉由「工廠」及「春室」的相互串連,因地制宜的場域整合,帶動實業轉化的節奏,邀請人們重新看見產業的基礎動能,也翻轉過去「酒矸倘賣無」長期代表的低階工作或低附加價值刻板印象,發展屬於這個時代的文化製造方式。
「永續,可以說是我們的起點,春池每天在做的事情,就是對社會環境有意義、有正面影響的事情。」春室不只是實業的延伸,而是一座能夠開放給公眾參與的場域,一如其「春天的溫室」概念,承載著產業與材料間交織的故事,藉由設計思維包覆著餐飲、展覽、選物與體驗,在環境共生的價值下,創造萌芽的可能,重構屬於臺灣回收與製造業併行發展的新商業路徑。
《 春室 GIVE ME FIVE|①③⑤ 週年特展 》
總策規劃|W春池計畫 W Glass Project
視覺設計|W春池計畫 W Glass Project
影像參展|方序中、吳孝儒、鄭又維、黃思涵、陳依秋
參展作品|Minami Ikeya、messagingleaving 同步留信、向罕設計、真真鑲嵌玻璃研究所、楊水源、HMM、MUJI 無印良品、恆隆行 restyle 2050、春水堂、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FLOAT、方尹萍空間設計、透明扭蛋店 GLASS GACHA!、透明未來 Niko Leung、簡紫岳 Orisun、同心圓製作、究方社、格式設計展策、無氏製作、W春池計畫 W Glass Project、春室 Glass Studio + The POOL
玻璃工藝|春池玻璃 Spring Pool Glass + 春室 Glass Studio
衛星響應|南美春室 The POOL、新園春室 The POOL
餐飲設計|春室 The POOL + 木更 Mugeneration
特別感謝|眠豆腐 Sleepy Tofu、目目文創 ViVo Creative Design Workshop
影像紀錄|林祐任
展覽期間|2025 年 08 月 02 日 - 09 月 28 日
◆ 新竹春室 Glass Studio + The POOL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五 10:00 - 17:30,週一公休
地址資訊|新竹市東區東大路一段2號(新竹公園內)
聯絡電話|+886-3-561-1039
體驗預約|https://inline.app/booking/springpool/glassstudio
◆ 臺北美麗華無印良品玻璃工坊 Glass Studio
營業時間|每日 12:00 - 20:00
地址資訊|臺北市中山區敬業三路20號2樓(美麗華百樂園漾館2樓)
聯絡電話|+886-2-8502-0851
◆ 南美春室 The POOL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五、週日 10:00 - 18:00,週六 10:00 - 20:30,週一公休
地址資訊|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1號5樓(臺南市美術館2館5樓)
聯絡電話|+886-6-221-1916
◆ 新園春室 The POOL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五 08:00 - 18:00,週一公休
地址資訊|台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國立成功大學成功校區)
聯絡電話|+886-6-208-6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