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輯:編輯部 圖文:House of Story Wear
《House of Story Wear 永續百貨》以策展之姿推出年度重磅企劃 《台灣人生味》大展,邀請民眾以五感穿梭一座「永續的島嶼市場」。展覽從南島語系的血脈出發,延伸至當代台灣人的生活美學,把 食/衣/住/行 轉譯為可被觸摸的風景:彷彿能聞到市場的煙火氣,指尖觸到布料與工藝的紋理;能嚐見土地的酸甜,耳畔同時響起街區故事與獨立音樂的節奏。當核心標語映入眼簾——「O sakacipinang ko olah|Love is the answer」——以「愛」做為入口,指引觀眾在永續路徑上,重新認識土地、找回文化,也拾起好好生活的能力。呼應《台灣人生味》大展,Story Wear 以 「Story of Taiwan 永續潮臺時尚」為題,於 2025/10/17(五) 在 House of Story Wear 永續百貨內舉行沉浸式劇場走秀。
Story Wear 永續時尚|SS26臺北時裝週年度大秀
《台灣人生味》:一座島嶼長出來的策展市場
Taiwan Marché|匯聚島嶼文化的全部能量
踏進展場,首先迎面而來的是滿牆台味插畫——酒杯裡不只是酒,還盛著台灣的人情味與共同記憶。杯沿一轉,驚喜發現台電文創把工業美學化作文具與器物,無肉選品的素食點心以清爽回應土地節氣,小花園把經典的台灣元素化成會心一笑的別針,藺子用藺草編回祖輩的手感。來到二樓Library咖啡小酒館,彷彿聞到金門高粱的剛烈與海風、茗茗香檳茶把茶香發酵成氣泡的優雅;轉入另一隅,施正文老師的畫作把巷弄光影定格成一張張藝術;再往前,貳進以在地材質重寫器物語法。
這裡不是攤位的集合,而是島嶼的縮影:每一件展品,都是從台灣土壤長出來的呼吸與心跳。民眾不僅觀看,更被邀請參與、購買、飲食與對話,把永續從概念落實到日常。
台灣人生味》大展,邀請民眾以五感穿梭一座「永續的島嶼市場」。
食 Food|把生存磨成風味,把風味煉成哲學
從稻米、地瓜到海裡的漁獲,台灣飲食見證從「求溫飽」到「懂生活」的轉身。展區以在地農作與減廢料理串起味覺記憶,展覽以康普茶和地瓜為例:康普茶是昔日物資匱乏時,家家以茶與糖發酵出一罐酸甜的民間秘方;那是庶民智慧與成長記憶的氣味。如今康普茶被再定義為機能飲品:低糖、天然發酵、富含益生菌,並以鐵觀音、東方美人、烏龍等在地茶為底,結合本土水果與香草,走出廚房,成為設計、文化與生活裡的國際永續飲品。而地瓜,過去它在貧瘠土地上撐起無數家庭的餐桌,是韌性與飽足的代名詞;現在它化作低碳零食與蔬食料理,回應健康與環境的追求。
衣 Clothing|把韌性穿成語言
從南島織布的技法脈絡,到回收丹寧、香蕉纖維與公平工藝的當代表述,每一道針線都在縫合歷史、織就新美學。你會看見「補」與「續」如何化為設計語彙:補強的不只是衣料,更是人與土地的關係。展區特別聚焦賽德克族工藝師 余美玲(Maluda) 的編織——在彩虹格與象徵「祖靈之眼」的菱形圖騰之間,以平織、斜紋織、挑織、浮織等傳統法與現代創作並行,讓族群記憶在衣飾與日常物件裡持續發亮。
同場也引入兩種「穿在身上的土地元素」:藺子把苑裡鄉間的藺草編進生活與穿搭配件(帽飾鑰匙圈、草帽),保留纖維的草本香與手作溫度;Story Wear全新系列,與台灣之光紡織品 - Abacell 100% 蕉麻紗 合作,原料取材自天然長年生植物纖維,無須人為栽種,能完全自然分解,回歸大地與海洋,對環境零負擔。天然特性賦予布料輕盈透氣的優勢,特別適合台灣濕熱悶燥的氣候。 穿著舒適自在的同時,也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與台灣之光紡織品 - Abacell 100% 蕉麻紗 合作
住 Housing|延續與重構的日常建築學
關於「住」,展覽邀請民眾「閱讀」永續百貨這棟歷史建築:從前,有港仔溝的水路記憶,河道轉折,遂刻下今日的弧形立面;三層老屋的碎石外牆,從淡綠走到鐵灰;天井把光與風引進來,讓時間在屋脊間循環。建築本體以「不拆、不重建」的活化為方法,延伸出老宅作為酒吧、書店與文化空間的再生想像,讓永續成為建築的第二生命。
同場選品也延續這種結構美學——台電文創將電力系統的工業元素(銅條、變電箱隔熱罩、淤泥)轉譯成低調而精準的器物,為生活留下一抹基礎建設的光澤;施正文老師以畫筆定格大稻埕巷弄的光影,讓人看見「住」與「街」如何互為風景;貳進則以在地材質與榫接工法重寫家具語法,像是把光陰的骨架縮進日常器物之中。當結構、器物與圖像彼此呼應,「住」不再只是遮風避雨,而是與土地長久相依的生活方式。
行 Transportation|在移動裡,看見文化的流動
韌性不只是面對雜亂,更是在行旅中找到美的能力。在台灣,「行」是一段段寫在道路上的故事:早年人們肩挑穿街,今日我們搭上高鐵、捷運或踩著單車,但市場的喧囂與街頭的活力始終在脈動——行從來不只是位移,更是文化的流動與交流。從老城區巷弄到現代大道,台灣人的步伐始終與土地相連,節奏裡迴盪著韌性的力量。
展覽同步規劃「大稻埕永續小旅行」:以永續百貨為起點,循著霞海城隍廟的香火,向街區致意;走訪百年量身工藝的凱恩洋服、綻放台式雅緻的玉鳳旗袍,再進入永樂市場觸摸布匹與手工的細節。一路看見修補、再生與老屋活化,讓移動成為學習與致敬的過程。
從展場走向伸展:Story Wear「永續潮臺時尚」沉浸式大秀
一場把「台灣」穿在身上的沉浸式大秀
呼應《台灣人生味》大展,Story Wear 以 「Story of Taiwan 永續潮臺時尚」為題,於 2025/10/17(五) 在《House of Story Wear 永續百貨》展開一場沒有傳統 T 台、只有情感與呼吸的沉浸式劇場走秀,結合靈魂系創作歌手與製作人 – 高真,透過音樂以誠懇深刻的力量療癒人心。百年古蹟不是佈景,而是敘事的身體——每一段樓梯、每一道光,都是故事的轉場。整場展演分為四幕,像把一生的愛與韌性,慢慢摺進衣料裡。
分別以高真的歌曲〈Lucy〉代表生命力以及愛;〈深藍海〉代表煎熬與孤寂,更詮釋著海洋污染的問題;〈關於愛情〉解釋愛情的多種樣貌以及其中的喜怒哀樂;最終以〈too high to say hi〉做充滿熱情的結尾。
第一幕|左側一樓:歌曲〈Lucy〉代表生命力以及愛
三只歷經風霜旅途的行李箱與回收窗花製成的陳背框, 6 位模特以生命的起源、也是Story Wear 創業的起源,從回收牛仔褲開始,空間中瀰漫的丹寧拼布的工藝,將設計融入愛,而對於Story Wear 設計師而言「愛」就是「臺灣」於是,將台灣的圖形、黑狗韌性刻畫至服飾中,韌性與希望長成可見的形狀。你會發現:「愛」其實是最初的時尚文化模樣。
將台灣的圖形、黑狗韌性、腦麻兒的串珠作品刻畫至服飾中。
第二幕|左側二樓:深藍海的孤寂與轉化 歌曲: Deep blue sea
成長中生命中遇到的困境、孤寂、折磨、煎熬。5 位模特以靜對焦,把孤寂、煎熬、與自己對話的時光,一針一線縫回身上。當動作逐漸收束,畫面成為優雅的紳仕—不是為了取悅誰,而是學會在世界的喧嘩裡,給自己一個安靜的名字。
系列以高訂西服庫存布料為主,將西服與丹寧撞擊成紳士中的叛逆,更將丟棄的西裝外套,升級設計成全新單品。
台灣民主運動先驅蔣渭水先生在某次演講後,遭日殖當局警察唆使流氓丟泥巴,蔣渭水將泥巴視為勳章,特別「寫真」留念。(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第三幕|右側二樓:愛的百態 歌曲:〈關於愛情〉
四只皮箱、一張長桌,像一場關於相遇與告別的排練。5 位模特攜手 HANKO(Elton Ilirjani) 與專業舞者,在動/靜、碰撞/擁抱之間換氣,情緒如潮起落:心動、試探、妥協、放手。這裡的衣服不是盔甲,也不是面具,而是誠實的皮膚。
Story Wear X 優席夫系列商品,化成Hanko 身上的戰袍,優席夫手寫族語Tengilen ko soni no riyar (傾聽海洋的聲音),是海洋愛的化身,南島語系發源的國家 – 臺灣,渡海的勇氣與韌性,是關於愛的最堅韌百態。
Hanko 身上的戰袍,優席夫手寫族語Tengilen ko soni no riyar (傾聽海洋的聲音)
終幕|戶外前院:同頻與謝幕
風把樹梢吹成和聲,「靈魂系創作歌手」高真 TRU 以〈too high to say hi〉串起一條情緒的河,觀眾的心跳與節拍同步。最後,設計師 Kuan 與Elton 緩步而出,與伊林名模在院中成一個圓,向城市鞠躬。那一刻,我們確信:時尚是文化的載體;臺灣人的時尚,擁抱多元、邁向永續,不屈不撓的精神,成為屬於台灣人的印記。
作為本次沉浸式大秀的現場聲音,「靈魂系創作歌手」高真 TRU 說:「這是我第一次參與一場時裝秀的誕生,也很榮幸能成為其中一部分。我以〈Lucy〉去說生命力與愛,以〈深藍海〉承接煎熬與孤寂,用〈關於愛情〉描繪感情的多種樣貌與喜怒哀樂,最後以〈too high to say hi〉收束成一個熱情的尾聲。這樣的循環,恰好把 Story Wear 以永續為題的時尚主軸,轉化為可被聽見的情緒軌跡。時裝一直是我著迷的藝術形式,每個人都能用自己的語言與立場展現美,沒有對錯、沒有極限,最真誠的呈現,就是最美的作品。」
Story Wear 以 「Story of Taiwan 永續潮臺時尚」為題,打破傳統伸展台,在永續百貨舉行沉浸式劇場走秀。
首度來台走秀與看展的國際名模HANKO(Elton)則指出:「對我來說,永續時尚的意義在於不傷害地球。它不只是回收,也是一種行動與思考的方式,真正去守護我們的家園。我相信永續可以是 Ageless/Genderless/Sizeless——經典耐穿、跨越性別、並以更包容的版型降低過度生產與浪費;當衣服能被更多人長久穿著,永續便從理念成為日常。」
Story Wear 以 「Story of Taiwan 永續潮臺時尚」為題,打破傳統伸展台,在永續百貨舉行沉浸式劇場走秀。
7個關於Story Wear「永續潮臺時尚」沉浸式大秀的關鍵字
跨界聯名|Story Wear × 眠豆腐 #眠豆腐
以眠豆腐床墊邊角料與庫存布料升級再造——豆腐包、立領外套、A字褲、睡衣等;以刺繡「台灣地圖」結合豆腐畫框製成手提包登上東京時裝週。系列取眠豆腐經典「方格」為語彙,結合回收丹寧,打造零廢時尚。
原民當代藝術|Story Wear × 優席夫(Yosifu) #優席夫_Yosifu
與阿美族藝術家及織女共創,將彩虹格、祖靈之眼等紋理透過刺繡、拼布與織布轉為可穿戴語言,推動地方工藝走向國際,為文化永續播種。主題為 「Tengilen ko soni no riyar/傾聽海洋的聲音」,呼應海洋環境與南島源起。
材料與技術 #Abacell #童子軍制服
採用 Abacell 100% 馬尼拉麻紙紗,穿用生命末端可 100% 土地分解;並升級回收 童子軍制服 製作新單品,回應台灣濕熱氣候與永續機能。
設計母題與精神 #文化大熔爐
取材台灣黑狗、阿美族文字、老派圖騰、祭典等生活片段,與丹寧的叛逆性格相疊,呈現「文化大熔爐」的生命力。品牌主張:讓時尚承載日常與團結,把台灣的韌性化為可被穿著的故事。
臺潮符號:Formosa Mountain Dog(台灣黑狗) #台灣黑狗 #相信動物協會
以回收黑丹寧表現黑狗剪影與層次穿搭,象徵台灣人的堅毅、不離不棄,也是臺潮設計的核心態度。本次大秀特別與相信動物協會合作,該協會成員們因為關心動物而聚首,在了解越來越多流浪動物的殘酷現實後,有了想改變大環境的決心,於是組成相信動物協會。解決台灣的流浪動物困境,成為了共同的使命。Story Wear承諾將2026年黑狗系列全年2%銷售所得捐贈予相信動物協會。
特別感謝贊助單位:
眠豆腐:長期致力永續設計,創新利用廢棄邊角料再生材料,持續實踐環保與生活美學。
金門高粱58度千日醇:金門高粱「千日醇」以58度原酒灌裝封存滿千日,時間讓酸、酯、醇、醛趨於平衡,陳香圓潤、糧香綿長,入口厚實而乾淨。曾獲多項國際評鑑肯定,是入門品味老酒的經典之作。
茗茗香檳茶:茗茗茶香檳創立於2020,主張「Mind in Nature 與自然共生」的永續精品康普茶。以台灣產區原創茶譜與手工精緻發酵,保留活性好菌與天然風味;選用友善食材與台灣製玻璃瓶,推動循環與在地連結。
關於 Story Wear |
Story Wear跳脫出傳統時裝框架,不被時間拘束的款式、提倡不忘初衷的意念將「環保」、「時尚」、「社會企業」完美結合,以零廢棄時尚為核心,與弱勢婦女非營利組織結合,落實循環經濟。一輩子為了社會與理念奮鬥的時裝品牌,堅持商品均為零廢棄製成。Story Wear希望透過自身的行動一點一點的改變這個世界,努力使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Story Wear 在2021年榮獲亞太社會創新合作獎(APSIPA),並且於同年登上倫敦時裝周線上Designer Profile,2022年榮獲英國Positive Luxury認證,持續讓世界看到屬於台灣的永續時尚。
品牌官網 | www.story-wear.com
Instagram | @Storywear_Continue
FB | Story Wear
關於 相信動物協會 |
台灣的流浪狗生生不息,相信動物協會自2016年開始,將高強度、大規模的母犬絕育行動擴張至基隆、台北、新北、桃園、新竹、苗栗,並持續南進,透過科學的精神及做法讓犬隻從源頭開始減量,主動找出家犬、精準誘捕野犬,希望能阻止更多狗陷入流浪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