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B. L.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基金會 | House Voice
走進天母的那個轉角時,BRUN 的立面像一個不急不徐的招呼。沒有聲嘶力竭的招牌,也沒有奪目的色彩,而是一種「你可以慢下來」的氣息悄悄擴散。
彡苗空間實驗共同創辦人樂美成站在門口,他說,「LET’S BRUN TOGETHER,不是要大家一起吵鬧,而是邀請每個人一起找到自己的步調。」於是我們踏進店內,像踏進了另一種天母的節奏。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基金會
彡苗空間實驗共同創辦人樂美成 攝影:B. L.
空氣先變得安靜,光線才開始說話
一進門,第一個感受到的不是家具,而是空氣的質地。光線在空間裡輕慢地散開,不刺眼、不躍動,像是被霧包裹。樂美成解釋,他希望每個來到 BRUN 的客人,都能把心放低一點、放鬆一點。為了這份柔軟,他在每一個材質上都做了不著痕跡的調整:地面是消光的,微微吞掉光線;木作也是消光的,像一個溫暖的低語;就連吧台的不鏽鋼工作台,都經過霧化處理,使原本冰冷的金屬變得溫馴。彷彿整間店都在試圖接住你,把你從日常的喧囂中輕輕托起。
圖片提供:中強光電基金會
ㄇ字型空間裡,保留了一段誠實的建築記憶
沿著「ㄇ」字型格局走,視線不自覺被拉向中央。工作區、用餐區與廚房的分布像是自然生成的,每個位置都有它的理由,有它的呼吸頻率。拆除後的牆面痕跡沒有被刻意隱藏,它們像是空間的皺紋,提醒著這裡原本的樣貌。
一旁的開放廚房傳來鍋鏟的撞擊聲,那是最日常的聲響,也是空間最具生命力的背景音。走到轉角時,一幅馬賽克作品映入眼簾——綠草地與小黃花的佈景像是窗外天母街樹的延伸,把戶外的自然溫潤靜靜帶進室內。
攝影:B. L.
攝影:B. L.
光,成為把整間店串起來的語言
BRUN 與西班牙燈具品牌 Marset 合作,打造亞洲第一個全店以單一品牌燈具呈現的早午餐店。與其說是燈具,不如說是「情緒的溫度」。有些燈被安置在桌邊,彷彿替食物加上一層柔焦;有些藏在角落,像柔軟的陪伴;有些在天花板上畫出不規則的光線路徑,像在空間裡輕描淡寫一筆風。沒有哪一盞燈想成為主角,但整個空間卻因它們的默契而顯得完整。
攝影:B. L.
攝影:B. L.
設計語彙的整合:不是做一間店,而是拼回一種生活方式
彡苗空間實驗室從一開始就不把 BRUN 當作單一設計案。他們逐一拆解品牌的幽默、溫度與節奏,再把這些元素重新組裝成一套可延伸的語彙。桌子怎麼擺、燈怎麼掛、動線怎麼流動,每一個物件都是小小的句子,串起來便成了 BRUN 專屬的語言。這套語言說的不是設計,而是「怎麼在天母過日子」。
攝影:B. L.
在光影裡獲得肯定的日常美學
BRUN 不然早午餐以其獨特的光環境與一致而純淨的空間語彙,
入圍 2025 台灣光環境獎,並獲得 TID 台灣室內設計大獎餐飲空間類
以及 2025 日本 Good Design Award。這些獎項並非榮耀本身,而是提醒著一件事:在被快速推動的城市裡,還有人願意花心思把光、情緒與日常重新排列。而 BRUN,就是這種用光說故事的地方。








